一象独蹲霑法雨,九狮环拱沐慈云。浙江新昌有一处千仞壁立、环布如城的石城山,大佛寺就座落在此,被世人称之为“石城古刹”。“晋宋开山天台门户,齐梁造像越国敦煌”,一语道尽了寺院的历史和特色。寺内草木亭台皆有深厚的渊源历史,文人墨客,如王羲之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米芾、颜真卿、弘一法师、赵朴初等都有吟诗题联。佛儒道在大佛寺内和谐相融,朱熹讲学、守庵建桥、幽溪讲经等事迹口口相传。历代禅师克服千险万阻,重兴古刹建筑和大佛,僧俗两众护持,代代相传的香火佛灯延续不止。
新昌大佛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(345—350),历史悠久,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,曾是中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。 新昌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,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。据《高僧传》记载,公元3...[详情]
2015中国(新昌)“大佛之光”祈福圣典以宣扬新昌是佛教中国化发祥地为核心主题,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佛教是实现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,在中华民族迎来伟...[详情]
11月1日,2015(新昌)大佛文化节“智者大师纪念馆”落成典礼举行。新昌大佛寺是智者大师的圆寂圣地,大佛寺以智者大师奉弥勒的衣钵道具,在放生池东北坡建智者...[详情]
2015年10月31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,中国浙江新昌大佛寺承办的“2015(新昌)大佛文化节第六届中日佛学会议”隆重开幕。来自中日双方40多...[详情]
2015年11月1日下午,经过两天紧张热烈的论文发表和学术讨论,2015(新昌)大佛文化节第六届中日佛学会议圆满...[详情]
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开宗立派,在佛教理论的中国化上迈出了第一步,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——天台宗...[详情]
2015年10月31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,中国浙江新昌大佛寺承办的“2015(新昌)大佛文...[详情]
10月28日,2015中国(新昌)大佛文化节——“水墨有灵·禅意无边”佛教文化书画展在新昌县图书馆如期举行。...[详情]
2015年10月31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,中国浙江新昌大佛寺承办的“2015(新昌)大佛文化节第六届中日佛学会议”召开。来自中日双方40多名著名佛教学者参加。11月1日下午,经过两天紧张热烈的论文发表和学术讨论,2015(新昌)大佛文化节第六届中日佛学会议圆满闭幕。在会议期间,与会中日学者享受学术盛宴,经历思想激荡,促进了学术交流,增进了友好情谊。 ...[详情]
师在天台山开宗立派,在佛教理论的中国化上迈出了第一步,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——天台宗。天台宗的法脉由此开启、绵延传承至今,已有一千四百余年。11月1日上午9时,叠翠流金、雨打芭蕉,新昌大佛寺邀请国内佛教学界、教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与领导云集新昌,举行“智者大师与佛教中国化”学术座谈会。座谈会由新昌县政协副主席、县委统战部部长袁国飞主持。出席座谈会...[详情]
2015中国(新昌)“大佛之光”祈福圣典以宣扬新昌是佛教中国化发祥地为核心主题,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佛教是实现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,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新时代,佛教要与时俱进要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沃土”要求,展现新昌大佛寺创立1600多年来,秉承佛陀教导精神,继承佛教优良传统,以宣扬正道佛法为宗旨,在弘扬大乘佛教,慈悲造福社会,智慧净化人心等...[详情]
传实法师,俗姓马,男,1968年11月出生,汉族,大学文化,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人。青年出家,师从高僧、信仰坚定、道风端正,佛学素养颇高,且擅长书法,在两序大众中有较高威望。传实法师现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、绍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、新昌县政协常委,新昌县佛教协会会长、大佛寺方丈等职务。 传实法师努力实施保护寺院、建设寺院、发展寺院的振兴寺院策略,积极筹措资金,开展了振兴寺院的一系列举措,在近二十年时间内,先后相继建成新大殿、大悲阁、妙香楼、明心楼、华藏世界、六和堂、斋堂和客堂等建筑,修缮了老大殿、天王殿、千佛岩等建筑,并拓展和改造了天王殿广场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,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大佛寺是一座规模宏大、梵宇庄严、气势恢宏、设施完善、功能齐全,名副其实的浙东著名大寺院。更值得引以为豪的是重建了栖光净院。(原栖光寺约建于东晋宁康年间,已被历史长河所湮没)。 1985年2月在普陀山普济寺出家,师从悟道大和尚 1985年9月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受具足戒 1989年在普陀山普济寺任副寺知客等职务。 1993年9月接法于深圳弘法寺方丈上本下焕老和尚,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法嗣。 1993年10月新昌大佛寺任监院 2007年起任大佛寺住持。 传实法师努力实施保护寺院、建设寺院、发展寺院的振兴寺院策略,积极筹措资金,开展了振兴寺院的一系列举措,在近二十年时间内,先后相继建成新大殿、大悲阁、妙香楼、明心楼、华藏世界、六和堂、斋堂和客堂等建筑,修缮了老大殿、天王殿...[详情]
传实法师,俗姓马,男,1968年11月出生,汉族,大学文化,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人。青年出家,师从高僧、信仰坚定、道风端正,佛学素养颇高,且擅长书法,在两序大众中有较高威望。传实法师现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、绍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、新昌县政协...[详情]
张风雷,男,江苏丰县人,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,19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、专职教授,哲学系/宗教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...[详情]
智者大师 (公元538年农历2月16日-公元597年农历8月3日)为中国天台宗祖师(三祖,即以慧文、慧思为初祖、二祖)。隋代荆州华容(今湖北公安县)人,俗姓陈。字德安。世称智者大师、天台大师。七岁即好往伽蓝,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,即诵持之。年十八,投果愿寺法绪出家。未久,随慧旷学律藏,兼通方等,后入太贤山,诵法华、无量义、普贤观诸经,二旬通达其义。陈天嘉元年(公元560年),入光州大苏山,参谒慧思,慧思为示普贤道场,讲说四安乐行,师遂居止之。一日,诵法华经药王品,豁然开悟。既而代慧思开讲筵,更受其付嘱入金陵弘传禅法。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,从而树立新宗义,判释经教,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。 十七岁时,值梁末兵乱,家庭分散,颠沛流离,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。十八岁投湘州(今湖南长沙市)果愿寺法绪出家,授以十戒;师叫他去慧旷律师处学律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这时他已精研律学,深好禅观。 陈文帝天嘉元年(560)听说慧思禅师从北方南下,居于光州(今河南光山县)大苏山,他就前往请益。慧思为他演说四安乐行,他日夜勤习,造诣甚深。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,修习禅法,证得法华三昧。陈光大元年(567)慧思临去南岳时,嘱他往金陵(今南京)弘传禅法,他就和法喜等二十七人一同东下,到达陈都讲禅。过了两年(569),受请主瓦官寺开讲《法华经》,树立新的宗义,判释经教,奠定了一宗教观的基础。 智顗住瓦官寺前后八年,除讲《法华经》而外,还讲《大智度论》和《次第禅门》(即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),写出《六妙法门》等。陈太建七年(575)离开金陵,初入天台山,于北面山峰,创立伽蓝,栽植松栗,引入流泉。又往寺北的华顶峰,行头陀行,昼夜禅观。 陈至德三年(585)三月,智顗再到金陵,住灵曜寺。陈少主请于太极殿讲《大智度论》,又讲《仁王般若经》,慧暅、慧旷、慧辩等名僧都奉命参加讨论。后移居光宅寺,讲《法华经》。弟子灌顶随听随记,录成《法华文句》。此后智顗所讲经义,多由灌顶笔录成书。陈亡,智顗上庐山隐修。 隋开皇十一年(591),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,遣使到庐山坚请智顗往扬州传戒,他即前去为杨广授菩萨戒,受到“智者”的称号。次年(592)他回到故乡荆州,于当阳县玉泉山创立玉泉寺。此后两年(593—594)在寺讲《法华经玄义》和《摩诃止观》。 开皇十五年(595)春,智顗又从杨广之请,再到扬州,撰《净名经疏》,九月,辞归天台,重整山寺,习静林泉,这时他已五十八岁了。以后两年(597),会稽嘉祥寺沙门吉藏,曾奉书天台邀请他到嘉祥寺讲《法华经》,他因病未能前往。过了些时,他在病中对弟子们口授《观心论》。十月,杨广遣使入山迎请,他仍勉强出山,走到石城,疾亟不能前进,不久入寂,世寿六十岁,僧腊四十。智顗生平造寺三十六所,入灭后,晋王依照他的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建佛刹,后于大业元年(605)题名为国清寺。 印光大师云:智者大师,释迦之化身也。临终有问:“未审大师证入何位?”答曰:“我不领众,必净六根(即十信位,获六根清净,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明)。损己利人,但(只,仅)登五品(五品,即观行位,圆伏五住烦恼,而见惑尚未断除)。”(下略)实恐后人未证谓证,故以身说法,令其自知惭愧,不敢妄拟故耳。(印光大师《佛法修行止偏法要》) 智顗广弘教法,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,发明一念三千,三谛圆融的思想,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。他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,也是实际的创始者。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,故称为天台宗。因以《法华经》为主要教义根据,故亦称法华宗。他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,发明一心三观、圆融三谛、一念三千的道理。在传承系谱上,尊龙树为初祖,以北齐慧文为二祖,慧思为三祖,智顗是四祖。自智顗以来,代代相传。十一世纪初,因争论智顗《金光明玄义》广本的真伪,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。山外不久衰微,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。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,故世称『智者大师』。著有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法华文句》、《摩诃止观》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著作,生前度僧四千余人,传业弟子三十二,以灌顶、智越等最著名。 智顗弘法三十余年,其著作小部分是亲自撰写的,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。
新昌大佛寺,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,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。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,寺外有隐鹤洞、锯开岩、濯缨亭、俊貌石、石棋坪、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。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(345—350),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,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。大佛寺院依山而建,正面外观5层,寺内高大雄伟,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。这座巨大的石像,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,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,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...[详情]